期刊简介

《肿瘤研究与临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主办。本刊是肿瘤学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开展学术交流,推广科技成果,反映发展动态,引导研究方向。基础与临床并举,普及与提高兼顾,努力推动我国恶性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服务对象:从事肿瘤研究及临床工作的中高级医务人员及其他关注本领域发展动态的相关人员。主要栏目:专论、专家讲坛、论著、短篇论著、调查报告、讲座、会议速递、综述、短篇及个案报告等。编委会由国内外100多位著名肿瘤学专家组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肿瘤学类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国际著名检索期刊及国内各大检索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355/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5/R

邮发代号: 22-13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355/R
  • 国内刊号:11-535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2016年第9期文章
  • DVD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效果的初步观察

    目的:观察DVD(脂质体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0例复发难治性MM患者,其中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55岁(38~77岁),按患者治疗意愿分为治疗组(DVD组)10例,对照组10例(VTD组,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化疗4个疗程以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

    作者:童春;郭智;楼金星;刘晓东;杨凯;何学鹏;陈惠仁 刊期: 2016- 09

  • 恶性胸腔积液C反应蛋白、D二聚体测定对胸腔灌注治疗效果的预测作用

    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中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浓度对胸腔灌注治疗效果的预测作用,为恶性胸腔积液的补救治疗赢得机会。方法收集进行胸腔灌注治疗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70例。术前及术后第3天分别测定胸腔积液中CRP及D二聚体含量,4周后评定治疗效果。按治疗效果将患者分成治疗有效组及治疗无效组,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及两组间的CRP、D二聚体浓度的差异。结果胸腔灌注治疗前有效组及无效组CRP分别为(7.......

    作者:张益辉;杨柯;李磊 刊期: 2016- 09

  • 奥氮平联合阿瑞匹坦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奥氮平与阿瑞匹坦联合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筛选40例乳腺癌术后首次化疗患者,应用奥氮平联合阿瑞匹坦、帕洛诺司琼和地塞米松方案止吐。观察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急性期、延迟期和整个化疗过程中完全缓解率(CRR)分别为95.0%(38/40)、92.5%(37/40)、85.0%(34/40);完全控制率(CCR)分别为87.5%(35/40)、8......

    作者:夏云强;卢秀花;杜瑞超;李婷婷 刊期: 2016- 09

  • 胃神经鞘瘤九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9例胃神经鞘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9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7岁;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不适;肿瘤位于胃窦1例,胃体8例。肿瘤直径为1.7~8.0cm,平均直径5.0cm;未见明确包膜,切面呈淡黄色或灰白色,半透明,有光泽。显微镜下肿瘤位于黏膜肌层,呈球形或卵圆形,主要由交织条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组成,缺......

    作者:马海霞;郗彦凤;王晋芬 刊期: 2016- 09

  • 平足蛋白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平足蛋白(PDPN)是Ⅰ型唾黏蛋白样的跨膜糖蛋白,主要表达在淋巴管内皮上,它在炎症的发生发展、淋巴管的分化与形成、肺泡的成熟和维持、肾脏滤过屏障的完整性及血小板的聚集等方面中都起着一定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PDPN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表达上调,且PDPN与血小板表面表达的C型凝集素样受体2(CLEC-2)间的相互作用在肿瘤的生长、迁徙与转移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抗PDPN的功能性抗体为肿瘤患者......

    作者:赵星鹏(综述);赵益明(审校) 刊期: 2016- 09

  • 微RNA在骨肉瘤中的研究进展

    骨肉瘤是原发于骨的恶性肿瘤,侵袭性强,易转移,在青少年人群中高发,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目前,骨肉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微RNA(miRNA)是一组非编码RNA集合,可以与宿主mRNA结合,调控其表达。miRNA从分子层面调控了包括骨肉瘤发生、转移在内的众多重要病理生理学过程。文章对miRNA在骨肉瘤发生、发展、转移及化疗抵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骨肉瘤发病机制的研究及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荆玉龙(综述);吕智(审校) 刊期: 2016- 09

  • 染色质重塑因子1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染色质重塑因子1(Rsf-1)定位于细胞核内,是常见的扩增基因之一,早发现于1998年,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40×103。Rsf-1与人类蔗糖性非发酵蛋白2同源体(hSNF2H)相互作用,使细胞生长信号和生长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而异常增生,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研究表明,Rsf-1的异常表达与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头颈部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及......

    作者:陈希涛(综述);李庆昌(审校) 刊期: 2016- 09

  • 阿片受体及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的研究进展

    癌痛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重要的因素,如何缓解和控制癌痛是疼痛学研究的重点。研究癌痛的机制可以为癌痛治疗提供思路,例如阻断痛觉的发生和传导。在吗啡及阿片肽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早的阿片受体μ、κ及σ,其中μ受体在疼痛治疗中起主导作用。目前临床上用于癌痛治疗的阿片类药物基本都是μ受体激动剂,吗啡作为第三阶梯药物,仍是癌痛治疗的经典药物,新型的药物如芬太尼透皮贴、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等为临床镇痛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田冬冬(综述);聂丽霞;杨保仲;郜旭萍(审校) 刊期: 2016- 09

  • 2016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结直肠癌内科治疗热点

    第52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2016年6月3日至7日在芝加哥成功举办。现对年会上有关结直肠癌的内科治疗进展进行简要介绍,内容包括进展期结直肠癌的术前新辅助化疗/放化疗、术后辅助化疗、不可手术结直肠癌的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

    作者:陈海珠;王华庆 刊期: 2016-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