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肿瘤研究与临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主办。本刊是肿瘤学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开展学术交流,推广科技成果,反映发展动态,引导研究方向。基础与临床并举,普及与提高兼顾,努力推动我国恶性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服务对象:从事肿瘤研究及临床工作的中高级医务人员及其他关注本领域发展动态的相关人员。主要栏目:专论、专家讲坛、论著、短篇论著、调查报告、讲座、会议速递、综述、短篇及个案报告等。编委会由国内外100多位著名肿瘤学专家组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肿瘤学类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国际著名检索期刊及国内各大检索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355/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5/R
邮发代号: 22-13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355/R
- 国内刊号:11-5355/R
- 出版周期:月刊
-
全脑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加量治疗脑转移瘤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全脑适形调强放疗(IMRT)同步加量治疗脑转移瘤的剂量学优势、患者依从性、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脑转移瘤患者临床资料,均经增强脑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为脑转移,均接受全脑IMRT同步加量,大体肿瘤体积(GTV)(影像学可见的脑转移灶):DT4994~6990cGy/22~30次,每4.4~6.0周;全脑:DT3990~5000cGy/22~30次,每4.4~6.0周.......
作者:张霞琴;李红卫;贾素芳;李征燃;郭汝元;宋欣 刊期: 2012- 08
-
RNA干扰HOXA9基因对人类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沉默HOXA9基因对人类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U937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针对HOXA9的特异性siRNA寡核苷酸链,应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瞬时转染U937细胞.实验分为3组:实验组(脂质体转染靶向HOXA9的siRNA)、阴性对照组(脂质体转染阴性对照siRNA)和细胞对照组(仅加等量细胞及培养液).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Westernblot法......
作者:朱立平;贾秀红;李建厂;韩兆东 刊期: 2012- 08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舌癌的关系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PLAU)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舌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7例舌癌患者为病例组,以91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所有受试者进行PLAU基因多态位点分型,采用病例对照相关性研究方法,研究其与舌癌发病的关系.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的比较及其与疾病的关联分析.结果受试者的PLAU基因rs......
作者:杨学财;尚伟;钟凤;贾暮云;卜令学;李宁毅 刊期: 2012- 08
-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为临床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测定50例对照组和58例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并随访12个月,观察其变化,分析其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6.90±5.35)μmol/L比(10.23±3.06)μmol/L](P<0.01);并与TNM分期相关,Ⅲ~Ⅳ期患者Hc......
作者:张英兰;石红梅;范凝芳;冯宇娇;康艳 刊期: 2012- 08
-
人类端粒酶RNA和C-myc基因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人类端粒酶RNA(hTERC)及原癌基因C-myc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方法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35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8例浸润性子宫颈癌、19例炎性反应(对照)患者子宫颈组织中hTERC和C-my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3号染色体上的hTERC基因在慢性子宫颈炎组织、CINⅠ、CINⅡ~Ⅲ及子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3%(1/19)、16.7%(2/12)、87.......
作者:熊汉真;杨嶽鑫;熊中堂;刘少颜;江庆萍 刊期: 2012- 08
-
Survivin与环氧合酶2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二者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Survivin和环氧合酶2(COX-2)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其与子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0例子宫颈癌组织及3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Survivin和COX-2的表达.结果Survivin和COX-2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76.7%(46/60),63.3%(38/60)]显著高于在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6.7%(2/30)......
作者:贺静;吕杰强;侯晓红 刊期: 2012- 08
-
异氟醚-ZEUS循环紧闭麻醉患者苏醒期临床特征观察
目的观察患者在异氟醚-ZEUS循环紧闭麻醉苏醒期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35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在全身麻醉下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应用ZEUS麻醉机的Autocontrol模式,吸入异氟醚-N2O-O2维持麻醉.记录异氟醚的吸入和呼出时间、睁眼时间,麻醉药的用量;记录在停药、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时的Narcotrend分级(NTS)、Narcotrend指数(NTI)、呼气末异氟醚......
作者:盛开花;龚志毅;陈雪华 刊期: 2012- 08
-
血清CA153、CA125、CA199和CE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CA153、CA125、CA199和CEA的含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乳腺癌68例、乳腺良性疾病50例及体检健康女性58名血清中CA153、CA125、CA199、CEA的含量,分析各肿瘤标志物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单独检测CA153、CA125、CA199、CEA对乳腺癌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76.4%(52/68)......
作者:赵春红 刊期: 2012- 08
-
全自动DNA图像分析在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自动DNA图像分析(DNA-ICM)系统在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5例乳腺肿块患者行细针穿刺,对所获细胞标本分别行常规细胞学诊断及DNA-ICM检测,比较两种诊断方法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结果以组织病理诊断为标准,DNA-ICM与常规细胞学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4%(84/95)比94.7%(90/95)](x2=2.457,P=0.1......
作者:王蕊;王珩;杜芸 刊期: 2012- 08
-
Dysadherin 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Dysadherin在肾透明细胞癌(RC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新鲜RCCC组织及其癌旁肾组织.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37~78岁,中位年龄61岁;肿块直径>7cm24例,≤7cm36例;核分级Ⅰ、Ⅱ级39例,Ⅲ、Ⅳ级21例,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在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Dys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RCCC组织中......
作者:肖虹;樊桂玲;郑绘霞;梁钢;赵杨璐;李宁;程彩霞;王宏坤;梁建芳 刊期: 2012- 08
动态资讯
- 1 肺癌脑转移56例临床分析
- 2 达沙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 3 颜面部鳞状细胞癌的扩大切除与修复
- 4 经单鼻孔入路显微镜结合神经内窥镜对颅底中线结构肿瘤活体观察测量研究
- 5 CD56阳性鼻咽部原发性髓系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 6 超声雾化下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痰脱落细胞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 7 CD44V6及MMPs与肺癌转移的研究进展
- 8 早期喉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HRAS、PIK3CA突变分析
- 9 贫血对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 10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恶性肿瘤诊断及监测的临床意义
- 11 放疗联合含羟基喜树碱化疗方案根治鼻咽癌90例
- 12 急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以附睾髓系肉瘤复发一例并文献复习
- 13 肝癌冷冻治疗的初步临床研究
- 14 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7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15 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 16 海胆肠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
- 17 局部外照射配合89Sr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分析
- 18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
- 19 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纯放疗与化放疗疗效观察
- 20 热疗对人肺癌细胞株H1299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