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肿瘤研究与临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主办。本刊是肿瘤学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开展学术交流,推广科技成果,反映发展动态,引导研究方向。基础与临床并举,普及与提高兼顾,努力推动我国恶性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服务对象:从事肿瘤研究及临床工作的中高级医务人员及其他关注本领域发展动态的相关人员。主要栏目:专论、专家讲坛、论著、短篇论著、调查报告、讲座、会议速递、综述、短篇及个案报告等。编委会由国内外100多位著名肿瘤学专家组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肿瘤学类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国际著名检索期刊及国内各大检索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355/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5/R
邮发代号: 22-13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355/R
- 国内刊号:11-5355/R
- 出版周期:月刊
-
食管鳞状细胞癌抑制蛋白-1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目的通过观察DNA结合抑制蛋白-1(ID-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探讨ID-1在ESCC发生、发展及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P法对102份ESCC组织、30份切缘正常组织进行ID-1和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癌组织、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ID-1的表达和MVD值,并分析ID-1的表达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及MVD之间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中......
作者:李志雄;林杰成;林建生;吴宁;林文霖 刊期: 2008- 02
-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鉴别诊断
目的分析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病理形态学特点、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7例FNH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染色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其形态特点.结果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19~52岁,中位年龄34岁.组织学上有特征性中央纤维星状瘢痕、异常结节状结构、畸形血管和毛细胆管增生.7例FNH中5例为经典型,1例为毛细血管扩张型,1例为混合型.结论FNH为肝脏良性增生性病变,组织学上应与肝细胞......
作者:平金良;茅建忠;徐炜;董吉顺;杜志奋 刊期: 2008- 02
-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埃兹蛋白与淋巴管生长因子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Ezrin)、淋巴管生长因子-C(VEGF-C)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9份ESCC组织及其周围正常食管组织中Ezrin、VEGF-C的表达.结果Ezrin在ESCC及其周围正常食管组织中表达率为85.7%(42/49)和26.5%(13/49),VEGF-C在ESCC及其周围正常食管组织中表达率为59.2%(29......
作者:徐岗;王远东;邵中夫;周明 刊期: 2008- 02
-
PTCH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和胃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Hedgehog信号传导通路的PTCH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侵袭、临床分期及其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ABC法)和RT-PCR法检测42份胃癌组织、20份肠上皮化生组织、15份不典型增生组织、7份正常胃组织中PTCH的表达.结果PTCH基因在正常胃组织、肠上皮化生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0、10.0%、40.0%、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武伟;苏继荣;闫慧明;张志军;卢永清;李文龙;李玖池 刊期: 2008- 02
-
高发区食管癌的早期基因治疗和预防
目的将治疗大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红白血病所用的V-erbB反基因寡核苷酸(ODN,B1和B2)粉针剂应用于高发区食管癌早期和食管原位癌患者的基因治疗.方法应用两种治疗方案,即第1方案(B1+B2)和第2方案(B1+B2+CpG),分别对41例食管上皮非典型增生(中度增生15例,重度增生26例)及5例食管原位癌患者,在内窥镜下进行局部喷洒药物治疗,隔日1次,连续3次为1个疗程.1~2个月......
作者:冯宝章;侯俊;李琰;郭翠蓝;李绍森;赵宝山 刊期: 2008- 02
-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技术预测胃癌术后转移复发的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SELDI)技术筛选胃癌术后转移相关的血清蛋白质组指纹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应用CM10弱阳离子芯片结合表面增强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6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和26名健康对照血清样本的蛋白质谱,经过2年随访分为转移组(22例)和无转移组(38例),利用BiomarkerWizard软件比较各组间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BiomarkerPattern软......
作者:马小军;裴毅 刊期: 2008- 02
-
贲门癌调强适形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目的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评价调强放疗技术(IMRT)、三维适形技术(3D-CRT)和常规放疗技术在贲门癌应用上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回顾分析10例贲门癌患者的CT定位图像,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分别制作IMRT、3D-CRT和模拟常规计划,给予处方剂量4500cGy.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图)比较靶区以及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结果3D-CRT和IMRT计划与常规计划相比,临床靶区(PTV)的平均剂量均明......
作者:古亮;张树平 刊期: 2008- 02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1及Ang-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60份ESCC、20份食管癌旁组织及10份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中VEGF、Ang-1及Ang-2的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ESCC与食管癌旁组织及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比较,Ang-1表达率显著降低,而VEGF及Ang-2表达率则显著......
作者:林丹霞;林英城;况丽平;吴贤英;吴名耀;李德锐 刊期: 2008- 02
-
小肠间质瘤术前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小肠间质瘤(SIST)的术前诊断方法.方法对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IST患者的术前超声、CT等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1例超声发现肿瘤18例,诊断为肠道肿瘤8例;17例CT检查发现肿瘤17例,诊断为小肠及肠道肿瘤8例;10例消化道造影发现肿瘤6例,确定小肠肿瘤2例;2例小肠内窥镜确定肿瘤2例.结论CT、超声检查是SIST定位诊断,确定病变范围的可靠方法.消化道造影及小肠内镜检查可进一步确......
作者:李耀平;梁小波 刊期: 2008- 02
-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硬化和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CC组织50份、肝硬化组织30份、正常肝组织10份中PTTG和VEGF的表达.结果PTTG和VEGF在HCC、月干硬化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份正常对照均为阴性.结论PTTG和VEGF异常表达与肝癌、肝硬化的发展密......
作者:石祥呈;康凯夫;陈小伍;车爱文;陈坚平 刊期: 2008- 02
动态资讯
- 1 本刊有关文稿中法定计量单位的书写要求
- 2 心包内注药治疗癌性心包积液52例
- 3 肺癌反义核苷酸治疗的研究进展
- 4 高龄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
- 5 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
- 6 软组织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二例临床病理分析
- 7 H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
- 8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在维甲酸衍生物CD437介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9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治疗(附78例报告)
- 10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8例
- 11 原发肝淋巴瘤五例并文献复习
- 12 改良FPI方案联合鸦胆子油乳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 13 迎着新年的太阳前行
- 14 卵巢上皮癌血清、腹腔积液中血管内皮因子测定及其意义
- 15 中晚期大肠癌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 16 80例脑转移癌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 17 MVP方案加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 18 脑转移瘤手术治疗32例
- 19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8例
- 20 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7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