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肿瘤研究与临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主办。本刊是肿瘤学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开展学术交流,推广科技成果,反映发展动态,引导研究方向。基础与临床并举,普及与提高兼顾,努力推动我国恶性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服务对象:从事肿瘤研究及临床工作的中高级医务人员及其他关注本领域发展动态的相关人员。主要栏目:专论、专家讲坛、论著、短篇论著、调查报告、讲座、会议速递、综述、短篇及个案报告等。编委会由国内外100多位著名肿瘤学专家组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肿瘤学类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国际著名检索期刊及国内各大检索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355/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55/R
邮发代号: 22-13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355/R
- 国内刊号:11-5355/R
- 出版周期:月刊
-
结直肠癌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与△6脱饱和酶关系的研究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患者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代谢状况,探讨PUFA代谢与△6脱饱和酶(D6D)的关系.方法检测38例结直肠癌患者血红细胞及61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肿瘤组织PUFA的水平,分析ω-6和ω-3代谢途径各脂肪酸比例、D6D指数及两者关联性.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红细胞及组织标本ω-6PUFA代谢占优势,ω-6/ω-3PUFA总比例分别为4.89和10.15;亚油酸/亚麻酸(LA/ALA)......
作者:杨凯;田文;董矜;董岩;李红 刊期: 2013- 05
-
螺旋CT对腹部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腹部平滑肌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腹部平滑肌肉瘤患者的CT表现,术前CT定位为1例直肠,2例结肠,1例小肠,4例系膜,4例腹膜后.结果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平滑肌肉瘤,12例中1例肿瘤位于直肠,1例位于结肠,1例位于小肠,5例位于结肠系膜,4例位于腹膜后,CT定位准确率为91.7%(11/12).肿瘤一般体积较大,平均直径为6cm,密度不均匀,中心常出现结节状及......
作者:王艳艳;原凌;徐树明;杜笑松;杨继虎;韩振国 刊期: 2013- 05
-
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77例免疫组织化学、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及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生物标志物对于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的诊断价值,以及不同分类GEP-NEN生长抑素受体的表达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GEP-NEN患者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99Tcm-HYNIC-TOC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影像学结果.结果GEP-NEN突触素(Syn)的阳性表达率为90.4%(66/73),嗜铬粒素A(CgA)的阳性表达率为65.7......
作者:于江媛;林保和;李洁;李囡;王雪鹃;翟士桢;许小宝;张晓鹏;杨志 刊期: 2013- 05
-
成年人嗜血细胞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成年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点、预后相关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成年人HPS临床资料,用Kaplan-Meier分析患者的总生存率,并用Log-rank检验对可能影响生存的17项临床病理因素和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患者原发病以病毒感染和恶性淋巴瘤多见,临床表现以外周血2系或3系血细胞减少(100%),发热(83%)、脾大(78%)、淋巴结肿大(56%)较常见......
作者:冯慧;刘新建;李玉富;周可树;周健;杜建伟;宋永平 刊期: 2013- 05
-
乳腺癌MRMT-1细胞局部骨转移大鼠模型的研究
目的研究乳腺癌MRMT-1细胞局部骨转移大鼠模型在痛觉反应、影像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表现,为进一步的发病机制和药理学研究提供资料.方法将32只雌性SD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各16只,在模型组大鼠胫骨内注射乳腺癌MRMT-1细胞,引起局部骨转移.造模后19d测定痛觉反应,21d处死大鼠取材,测定肿瘤体积,用X线对骨质损伤进行评分并测定骨密度(BMD),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改......
作者:姚暄;贾立群;谭煌英;潘琳;向青;徐波;郭艳茹;高福云;刘轩 刊期: 2013- 05
-
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96例肝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热化疗灌注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B组常温下化疗灌注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介入前后及介入后30d患者肝肾功能、免疫功能变化;治疗后第30天行平扫加多期增强CT扫描,依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间隔4~6周重复治疗1次,第3次介入治疗后随访,比较两组总生存期.......
作者:骆俊朋;胡鸿涛;姚全军;孟艳莉;郭晨阳;黎海亮 刊期: 2013- 05
-
大分割与常规分割适形放射治疗复发转移子宫颈癌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复发转移子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1例复发转移子宫颈癌患者,分为大分割适形放疗组(简称大分割组)30例和常规分割适形放疗组(简称常规分割组)31例.大分割组单次剂量为4~8Gy,每周3次,总剂量为35~50Gy,常规分割组单次剂量为2Gy,每周5次,总剂量为40~60Gy.分析比较两组的有效率、1、2年生存率和放疗不良反应.结果大分割组总有效率为76.7%(23......
作者:苏晓科;王霞;马晓捷;麻富卯 刊期: 2013- 05
-
吉非替尼一线治疗70岁以上肺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1例初治晚期肺腺癌不吸烟、不适于全身化疗的老年患者,接受吉非替尼治疗至疾病进展或不良反应不可耐受,观察近期疗效、体力状态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81例患者均可进行疗效评估,部分缓解21例(25.9%),疾病稳定39例(48.1%),45例(55.5%)的患者治疗后体力状态有所改善.主要不良反应为Ⅰ度皮疹、乏力、腹泻.结论吉非替尼......
作者:王若天;支修益;张毅;姚舒洋 刊期: 2013- 05
-
间隙连接蛋白Cx43基因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间隙连接蛋白Cx43基因在人类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肺癌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48例肺腺癌组织中Cx43基因的蛋白及mRNA表达,并分析其与癌浸润程度、分化、分期等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x43蛋白在高、中分化和低、未分化的肺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7%(38/78)和30.0%(21/70)(P<0.05);Cx4......
作者:李国;王建利;陈武;黄柳桓;党育涛;高江平 刊期: 2013- 05
-
miR-33对B16F10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进一步探讨miR-33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miR-33的高表达mimics及inhibitor干扰单链,将同一株B16F10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miR-33mimics组、mimics对照组、miR-33inhibitor组、inhibitor对照组,运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对应基因导入B16F10细胞中,从RNA水平和细胞水平分析miR-33对B16F10......
作者:李文波;周建大;谢慧清 刊期: 2013- 05
动态资讯
- 1 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28例
- 2 脐血CIK细胞的体外扩增特性研究
- 3 大鼠体内环磷酰胺和顺铂联合用药的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
- 4 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环氧合酶-2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 5 p53 codon72多态性与HPV相关宫颈癌易患性的关系
- 6 老年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临床特点
- 7 吡柔比星和阿霉素在联合化疗中的临床观察
- 8 脂肪因子与乳腺癌关系研究进展
- 9 环氧化酶-2、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P-糖蛋白在复发性原发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
- 10 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复发转移的治疗
- 11 胃腺癌中胎盘型谷胱甘肽转移酶π、P-糖蛋白、拓扑异构酶Ⅱ及胸苷酸合成酶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2 热休克蛋白105在肿瘤应用基础领域的研究进展
- 13 血清乳酸脱氢酶在39例老年人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
- 1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在胃癌中表达的意义
- 15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30例
- 16 survivin的研究进展
- 17 子宫颈石蜡包埋样本检测HPV E6/E7mRNA用于子宫颈癌筛查的价值
- 18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19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价值
- 20 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